笼子变回了鸟

同频共振

上一棒@Herzberg Lawson. 

下一棒@倾  歌 

有时我们喜欢一位作者的文字,正是因为对方替我们表达出我们想要说的话,脑中那团朦胧模糊不清的思绪尚未成型之际便已在纸上或电子屏幕中以一种熟悉确切的形式相遇,多么震撼又多么令人为之战栗。于是我们知晓在对方头脑中扫荡盘旋的灵光也能牢牢在我们脑中扎根,成为我们血肉的一部分,伴随着这种喜欢的诞生,我们与他们必有极其相似之处,他们就是我们被当前化的将来。我们选择,我们阅读,我们和我们所选文字的作者,在不同的时空里拥有一段相同的精神状态。


《纸牌的秘密》、《玛雅》、《贾德谈人生》 【挪】乔斯坦·贾德

贾德的书除最出名的《苏菲的世界》外,个人认为他其他的书也是具有可读性的,它们给我带来一些不错的体验和共鸣。

看透命运的人必须承受命运的折磨。《纸牌的秘密》中贾德将哲学思想藏在人物的日常对话中,容易被读者忽略,在这点上它没有《苏菲的世界》更适合用于哲学入门。故事本身具有童话色彩和强烈画面感,值得一读。

《玛雅》内容阅读起来更费心力,我们能做些什么,好让自己妥协于短暂的生命之中呢?意识归根结底是何物又为何存在?我们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可能是因为现在我们仍处于序曲之中,安娜这个角色和在时空里永恒不变的小丑似是宇宙诞生发展到现在的过程和宇宙意识的具象。还有一元论在书中的体现,我即世界,我即宇宙。此外我认为这本书的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了些没必要的艺术音乐、自然科学的内容。

建议阅读顺序是先读《纸牌的秘密》再读《玛雅》,两本书之间有些关联。《玛雅》最后附页上纸牌的箴言很有意思!(下图是读《玛雅》时做的一些摘抄截图。)


《贾德谈人生》这本书被名字和翻译耽误了,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我几乎都很喜欢,印象深刻的是《大评论家》、《诊断》、《致命的咳嗽》、《相约在圣彼得堡》。

还有一篇短篇中作者对自己创造的小说人物之间的话使我非常动容:我是个非常脆弱的生命体,各位亲爱的小说人物,所以我创造了你们。有一天我将不再存在,但是你们却会继续存在下去。我如果不相信你们,便不会拿自己短暂的生命去撰写你们的故事。为了你们在我这部小说中的情节和行为,你们借出我灵魂的一部分,而我也同样付出了这个灵魂。它不再属于我,而是属于你们自己。事实上,我们超越了我们原来所拥有的灵魂。

这段文字几乎完美诠释出小说家和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令我头皮发麻。


《优秀的绵羊》【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作者讲述的是美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学生一味地追求表面的优秀和社会公认的成功而忽略内心的声音,他们甚至从来没有认清自己真正喜欢、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的时间与机会。事实上书中所描述的教育问题在国内也是存在的,引起共鸣。

一些语段:

“当你身边的人并不在乎出卖自己的灵魂时,你却要去关注并滋养自己的灵魂,这几乎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

“就算你自己的家庭或父母是理性的,他们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其他家长并不理性,因此学校也就不理性,甚至整个社会都不理性。”

“父母一心想培养孩子的'自信',但这种'自信'是一只需要源源不断的外界认可才能持续饱满的气球,一旦触碰现实,它就会爆破。”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我遇见与全文情感基调不太统一的地方,看原版发现是无中生有,译者在翻译时偶尔带上了个人情绪(下图)。


《重负与神恩》【法】西蒙娜·薇依

由作者生前手稿、言谈记录组成的一本书,“闪烁着精神之光”,书中所涉及内容思想例如洞穴中的偶像崇拜、爱你的敌人、所爱之物非永恒、想到自己的信仰或神不存在而去爱。

一些语段:

“恶:若有人伤害了我,但愿这种伤害不会使我堕落,这是出于对伤害我的人的爱,目的是使他没有真正造成伤害。”

不幸:人若设想完美的快乐,痛苦依然属于快乐,犹如饥饿属于食粮。必须通过快乐获得真实的启示才能在痛苦中获得真实。否则,生活只是一场或深或浅的噩梦。必须在作为虚无和虚空的痛苦中找到更为完全的现实。同样,应当热爱生活以更加热爱死亡。”

社会字母:面对诸物,解放精神。若依附于人,那自己在人前就会受到轻视,这是因为,这种依附具有屈从形式,或者具有发号施令的形式。为什么这些人介于自然和我之间?永远不要注重某种你不了解的思想……(因为这会使人受偶然的摆布)解决方法:除了兄弟般的情谊,待人就像看风景,永远不寻求友谊。”


以上是我在阅读过程中一些喜欢的文字和阅读体验。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什么,思考也不是为了什么,一切都只是顺其自然的体验而已。”闺蜜在遇到村上春树的《东京奇谭集》时告诉我她突然想到的这句话,当时她祝我也遇到命中注定会翻开的书,不断地拥有崭新的体验。现在我将这祝福再重复一遍。

祝你遇到那本命中注定会翻开的书。



 /  热度: 63评论: 2
评论(2)
热度(63)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夏杞思 | Powered by LOFTER